通讯社10月26日电 (记者 文艺 周宇翔 陈梦娟)10月26日晚7点10分,“爱国情,华夏声”第三届四川外国语大学朗诵艺术大赛决赛在东区大礼堂举行。本届大赛共有15组选手进入决赛,来自201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向星华、兰蕊凭借《海峡情》获一等奖。
重庆卫视著名主持人祝克非,江津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罗勇,重庆新闻广播知名主播江枫老师,重庆文艺广播首席主播娟子以及王媛老师担当了此次大赛的评委,院党总支书记罗先明、副院长郭赫男、院长助理王飞等到到场观赛,并为获奖选手颁奖。
《满江红》齐登台,水袖舞作开场,15组选手登上舞台,展示了不同选题,不同风格的朗诵作品。
选手向星华、兰蕊是本届大赛的冠军选手,他们的作品《海峡情》表达“海峡两岸皆有情,海峡两岸皆是中国人”的主题思想,作品讲述了分隔在海峡两岸的一对恋人对彼此的爱恋牵挂,见证了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历史变迁。为了更好的还原历史的场景,向星华、兰蕊下足了功夫,土布衣服,真实质朴的倾诉,动情伴随着时而哽咽的语气,将当事人真情实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。祝克非认为《海峡情》“能够听到内心真实流露出来的情感,是内在的感动”。现场的一位学生观众在赛后也对记者表示“在聆听《海峡情》这篇文章的朗诵时,心底满是对伟大祖国的崇敬和热爱,两位选手的丰富情感感染了我。”
郭瑞麒、高欣玥以《宝贝儿回家》全面真实的展示了一位丢失孩子的母亲,为寻找孩子所作的艰辛努力和伟大母爱,将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以一个失子家庭为窗口表现出来,透视着社会的审视与呼唤。姚远、杨晓雅、梁雁南则以《青春赞歌》赞美了当代中国的年轻一代,三人将诗歌与大学生村官的故事进行融合再创作,以深厚的语言功底展现了大学生新风采。
谢和谧用作品《他们》动情地讲述了农民工子弟在现实社会中的困境与无奈,那是灯红酒绿的北京,在城市的角落里却有着这样的他们,以这样的特殊视角呼唤大家“他们”这样一群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,讲述了自己要做一个传媒人的初衷,脚下的泥土给予了她强大的力量。魏冉晨带来《江芦的咏叹》,看似是世间最微不足道的一个身影,也有着他小小的内心最波澜壮阔的情感和激情涌动的火热;纵然千帆过尽,却身影不倒,摇曳着青春的梦想之光,一生的激昂之情。崔玙璠、李晨、朱舒甜真实还原《飞虎英雄》为国献身奋勇杀敌的勇猛,呼吁大家关注老兵,向老兵致敬。
在比赛间隙,嘉宾们也带来了经典作品的精彩演绎。林玉佳老师现场朗诵了《青衣》,重庆新闻广播主持人江枫现场朗诵了余光中先生的《乡愁》。2014级新生陈林、蒋诗怡歌唱《我爱你中国》,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。
在所有选手表演结束后,祝克非发表了点评。他提到,这次艺术节出现了很多新面孔,都富有生气。祝克非认为朗诵是感情的抒发,不要自己摆在朗诵者的位置上,要不断尝试创新,而不应过分追求语气、语音。
四川外国语大学朗诵艺术节至今已举办三届,是全校乃至重庆地区较有影响的学生活动,艺术节的开展为我院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,学生作品多次在国内重要比赛中获奖。
朗诵艺术大赛获奖选手名单
奖项 |
选手编号 |
姓名 |
院系 |
朗诵节目 |
一等奖 |
|
14号 |
向星华 兰蕊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海峡情》 |
二等奖 |
|
12号 |
郭瑞麒 高欣玥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宝贝儿回家》 |
|
15号 |
姚远 梁晓雅 梁雁南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青春赞歌》 |
三等奖 |
|
6号 |
谢和谧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他们》 |
|
13号 |
魏冉晨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江芦的咏叹》 |
|
5号 |
崔玙璠 李晨 朱舒甜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飞虎英雄》 |
优秀奖 |
|
1号 |
董天诚 廖启月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铁血》 |
|
2号 |
吴伟 陈圆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祖国在上》 |
|
3号 |
梁诗闻 任旺 |
国际关系学院 |
《亲爱的》 |
|
4号 |
卢垚江 |
英语学院 |
《祖国啊,我亲爱的祖国》 |
|
7号 |
谭智敏 周谷圆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刀尖上的舞者》 |
|
8号 |
陈颖治 黄艳泓 陈念茹 杨维光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做一个战士》 |
|
9号 |
万安然 |
新闻传播学院 |
《周恩来》 |
|
10号 |
陈晓静 黄雨涵 |
国际关系学院 |
《我的北方和南方》 |
|
11号 |
马成功 |
东方语学院 |
《中国话》 |

朗诵节现场合影